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菜市场见闻

2010-05-10 00:00:00 351566次
菜市场见闻
 
    每周一次物资采购是援非医疗队必不可少的功课,也是每个队员的必修课。这里的菜市场物资品种、品质和买卖方式和国内都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市场摊位那些清一色的女主人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一定让你耳目一新。
    国内城市菜场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科学管理,人人持证上岗,然而马里这个非洲国家可没这么多讲究。所谓菜市场,其实就是毛坯木头架上盖一些破烂草披和塑料纸。高度通常在一米五左右,站在里面只能是“卑躬屈膝”。除了起到一定的遮阳效果外,还起到摊位划分的作用。这样的木架子连片搭建,一眼看去很象国内菇农搭起的香菇寮,朴素而又原始。
 
                                  马里的菜市场
 
    这里的蔬菜品种很单调,有叶蔬菜更是少得可怜,也就包心菜、生菜少数几种。蔬菜类瓜果倒有一些:像黄瓜、马铃薯、地瓜、南瓜等,但品味和国内无法相比,有些品种的黄瓜,虽然外表无异,但苦味浓厚,不堪下咽。定价方法也很特别,他们通常把蔬菜一堆一堆搭配均匀,论堆出价,一目了然。像包心菜、南瓜则是论个定价,大小不同,价格各异、任由挑选。像花生则是论碗定价,碗有大小,价也不同。当然牛肉羊肉等还是论公斤定价。
   市场气氛热闹而和谐,老少无欺。国内常用的公平秤在这里却用不上。按照国内的习惯,买蔬菜总喜欢自己动手挑,质量也有保证,也会担心斤两问题,但在这里却大可不必。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记得有一次我们买花生米,定价是100西郎一碗,我们往准备好的塑料袋里盛了三碗,她却一把拿过塑料袋倒出花生米,重新给我们一碗一碗的装,当时我们都傻眼了,她的一碗比我们自己装的要满得多,碗顶像金字塔,碗里的花生米满得哗哗直往下撒,原来是嫌不够满,不能让我们吃亏,才会有此一举。还有一次买马铃薯,我亲自挑了五公斤,她却自作主张帮我丢出好几个,我正纳闷:这是怎么了,难道说我净挑好的不高兴了,所以要搭配一些劣质货?没等我想明白,队友凑过去一看才知道丢出来的全是劣质货,让我们又一次傻眼,自觉惭愧。她这一举动让我们感动了许久,从此,到菜场买菜再也不会多此一举——亲自动手挑三拣四。
    马里妇女的口算能力可有点问题。当你在一家摊位同时买几种蔬菜时,麻烦就来了。这可让她为难了,最好是一样样的算钱、找钱,几样一加就乱套了,她脑子里肯定是一团浆糊。每当这时,我们一定得给她上一堂数学课,否则过不了关,自然你也走不了。一次在卖鸭子的摊贩前讲价格,我们告诉他要买5只鸭子,问每只多少,他说1500西郎,我们还价1300一只,他却不同意,对我们说:“5只鸭子最少要5500西郎(相当于1100西郎一只)。”我们是哭笑不得。时间久了,我们的思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内买菜总是生怕错给人家,在这里买菜老是想着不要错了人家,人家可没怎么学过数学,不能欺负人,你说是不!
    在马里买菜感觉很轻松,市场虽然脏了一点,蔬菜品种是少了一点,品质也逊色许多,但我还是喜欢它,它给人一种公平交易的感觉。这是一块纯洁的净土,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缺斤少两,没有掺假制假,这是马里人善良、朴素、诚实的缩影。
                       
                      马尔格拉医疗队   张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