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林,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质控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浙江省心理救援大队(丽水)队员。作为此次参与心理救援,工作在一线的亲历者,11月16日在市区殡仪馆做罹难者家属心理干预一天经历的他感触很大,也深感作为一名一线心理救援工作者的任重道远。下面是他一天的工作和心路历程。
11月16日上午,遇难者家属陆续赶到市区殡仪馆进行遗体认领,他们因为亲人突然去世消息打击、心理处于极度悲伤之中,有的几天几夜未曾合眼,有的不吃不喝,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处在崩溃的边沿,急需心理干预。
他和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潘小娅被安排在市区殡仪馆展开心理抚慰工作。尽管大家已经做过心理准备,身处停尸房和吊唁厅,他们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他们克服了困难和害怕,因为遇难者家属此时更需要及时且恰当的抚慰。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三四十岁的夫妻,都在在贵州务工,父母和孩子都在此次灾情中遇难。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是,在灾情发生前几个月她的小女儿还在贵州跟随在他们两夫妻身边,近段时间刚刚从贵州回丽水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幸就发生了这次险情双双遇难”,金国林说,“这对夫妻长时间地在殡仪馆等待没有结果后,痛苦、焦虑、哀伤、不安通通写在妻子的脸上,我们让其发泄情绪,当她心情稍作平复之后,我们就从言语上进行宽慰,行为上进行劝导,并劝其洗了个脸,喝了点水,帮助其情绪稳定化”。
“肢体抚慰有时也能起到平复情绪的作用。”金国林告诉笔者,一位在外务工的小伙子因父母的留守遇难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中,不停地在停尸房大声哭泣“在他情绪失控的过程中,我替其抚背,他并没有排斥,而是立马抓住了我的手,紧紧捏住,释放自己痛苦的情绪,也很好地起到了稳定情绪的作用。”
金国林告诉笔者,其实在进入停尸房帮助家属认尸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对他的触动也很大,整个人的情绪不由自主地低落起来。看到家属表现的情绪反应和过激行为,他们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将家属搀扶住,稳定住他们的情绪,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同悲共情,言语上安慰他们,提供一些心理支持,起到抚慰的作用。
金国林告诉笔者,当天晚上他有些睡不着,一直在回想白天发生的事情,白天的景象还会一遍遍闪现出来。内心虽然有些焦虑,但作为一线的心理救援工作者,他们会一直在坚持,因为这就是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神圣的职责,而这也是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们每天在殡仪馆要做的心理干预工作内容。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78-21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