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阿玛度
援外工作中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自己的助手,没有他的默契配合是很难完成援外任务的。工作之余我们常谈及自己的助手,包括他的技术水平、工作作风、为人处事、个性特点以及家庭情况等,无不谈及。在援外任务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也想聊聊我心目中的助手——阿玛度。
今年46岁的阿玛度是马尔格拉医院放射科唯一的技术员,有着马里男人黝黑的皮肤,1.76米的身高,挺拔的身材,国字脸,端正帅气的五官,穿着讲究整洁、朴素,不论穿马里民族大袍还是普通服装,都那样的大方、有气度。马方医护人员公认阿玛度是马尔格拉医院三大美男子之一,此话还真不假。
马里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注重礼貌和礼节,还有深深的中国情结,但他们懒散的工作作风、极其低下的工作效率、“等、靠、要”的习惯思维也给每批医疗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长期的接触中,我发现阿玛度似乎是个另类。
阿玛度工作热情高、服务态度好。对待患者,总是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工作从不拖拉,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索、效率颇高,这一点是马方医生普遍缺乏的。照理说,工作中偶尔出点小差错也是难免的,每次碰到这样的事,阿玛度总会说:“nei gongulu amayi(我脑子不好)!”会反复自责,弄得我非但不好意思说他,反而安慰他:“没事,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张一平医师与助手一起读片
马里医生普遍懒散,责任心、求知欲不强,然而阿玛度却不是这样。我凭借很有限的法语单词、手势、简图、工具书等方法给他灌输相关的X线诊断知识,一年来,他虚心学习,主动求教、不厌其烦、初有成效,他曾高兴的告诉我这是他进步最快的一年。
诚实的为人为阿玛度赢得良好的口碑。阿玛度不像其他医生一样,为了讨到一些免费的药品而谎话连篇:今天爸爸生病了,明天妈妈生病了,后天没准又是姐姐哥哥生病了。这些没谱的事从来不会发生在阿玛度身上。
马方医生请假随心所欲,理由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十分荒唐可笑。为了请假竟拿家人生命开玩笑,说今天说这位亲人生病了,明天说是那位亲人见阿拉了(去世了),更好笑的是一个人一年中可以死好几次,让人啼笑皆非。然而阿玛度从来没发生这样的事。一年半来,阿玛度只请过唯一的一次假,缘于他的一个长辈亲戚过世去参加葬礼,等葬礼一结束,就急匆匆的从几十里外赶回来,坚持把当天的工作完成。一个医院的临时工能做到以院为家,实属不易,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阿玛度还是一位富有幽默细胞的人。他善于拣些轻松的话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放射科每天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那笑声似乎能穿透墙壁,感染门口的候诊病人,隔壁药房和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他还是一位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快乐的人。阿玛度有一个妻子,六个孩子,一家八口就靠医院微薄的工资(两万西朗,相当于三百元人民币)养家糊口,生活拮据可想而知,然而,他每天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满是幸福感,知足常乐就是他的生活态度。
助手阿玛度一家
他和中国医生相处近20年,不但熟悉中国医生的工作习惯,还习惯了中国式法语的表述方法,也熟悉了中国医生的思维和处事原则,一直来和中国医生合作良好,但对中文却是一窍不通。工作之余我会把中国的音乐、名人、建筑、国家领导人等他感兴趣的方面介绍给他。他很喜欢中国产的小商品,每当收到我送他的手表、收音机、T恤衫等小商品时,简直是爱不释手,也从不吝惜赞美:演员名人(漂亮)、领导(很英俊)、商品(很喜欢)、建筑(很漂亮),当我把杂志里的总书记照片介绍给他的时候,他显得很兴奋,说是太英俊了! 他很想了解中国,虽然他和中国医生有几十年的相处,但他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也不了解中国,中国对他来说是一个既向往又神秘的地方。
他长期受中国医生熏陶,许多方面都很像中国人,可以说是一位具有中国心的马里人,如果不注意他黝黑的肤色,我甚至会忘了他是马里人。他不仅是我的工作助手,也是我的朋友,更是中马友谊的见证者。
马尔格拉队 张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