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马里人
马里是西非版图上的一个落后国家,因为援外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马里的人文风情和奇异的生活习俗。
马里总统府公园本文作者和小朋友们在一起
先说说马里的交通,马里的交通原始落后,除大区市中心的主要大街有几条水泥路外,城市中看到更多的还是普通的黄泥路,二手小车,中国产的摩托车、自行车和驴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说来也怪,小车的车牌好多是车主自己写的,摩托车驾驶员多数没有驾照,摩托车的后视镜他们觉得是个累赘,要么一律往里折,要么干脆拆掉,反正不用。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譬如,看到横穿马路的行人时,都会停车让行,绝不抢道,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马里的驴车是一道风景,尤其赶集的驴车车队尤为壮观,但看到赶驴人手中的那一条粗大的木棍,和脱了皮毛的驴屁股,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马里人有许多与国内迥异的生活习俗,令人大惑不解,待我略举一二。
马里面具节1
马里面具节2
马里老百姓一般不用牙刷和牙膏,而是用一根食指大小的小木棒硬是把牙齿整得雪白发亮。我刚到马里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他们嘴巴里老叼着一根木棒不停的咬啊咬,有时也拿出来对着牙齿擦一擦,然后又咬在嘴里,一咬就是几小时,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他们的牙刷棒,我想如果不小心迎面摔倒的话,口腔非开后门不可。
可敬的马里老人
马里的服饰异彩纷呈,尤其是马里妇女,当数头巾、长袍、裙子最有特点。马里妇女的头巾花色繁多,一巾多用,盘在头上既美观又实用,头巾一般上面盘平,马里女人头顶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头顶上借助大脸盆、大塑料桶等承载她所需的一切物品,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架势。但当你看到一位少女头顶一个大西瓜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误认为是杂技高手。头巾还有一个绝妙的用处,把头巾的一头打一个结,把容易滑落的硬币放在里面再一拧盘在头上,虽然有些麻烦,但却绝对的安全,有谁会为了几个硬币抱着人家的头不放呢!马里人的大袍设计简单,异常宽松,假如一群小孩围着一位妈妈捉迷藏,睁眼一看少了三个,也许就在妈妈的大袍里。马里妇女的裙子其实就是一块布,围着腰那么一绕再把布头一塞就是一条漂亮的裙子了,你不必担心裙子一不小心就散了,紧着呢!
马里妇女
漂亮的马里服装秀
马里人常年穿拖鞋而不穿袜子,由于马里气候干燥,沙尘弥漫,一双脚后跟却是饱经沧桑,皲裂粗糙得就像卷曲的小刺猬,但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省了袜子,吓跑蚊子。
马里人吃饭可没那么多的讲究,一家人围着一个装着食物的大脸盆,人手一只汤勺,右手抓饭,不要筷子不用碗,也没七盆八碟,干脆利索,吃快的不会饿着,吃慢的自认倒霉。
马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传家宝—水壶,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普通的水壶,但在马里人的眼中,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壶,吃喝拉撒都用到水壶,但没到过马里的人很难理解水壶会和大小解联系起来,他们每次大便常用左手代替卫生纸,然后用水壶里的水冲洗左手,如果没有水壶想象一下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糟糕。现在我才理解不久前修空调的师傅刚到医疗队下车时的情景:右手提着修理工具,左手拿着水壶,人和水壶形影不离。
马里有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不能一一赘述,感受奇异有趣的马里习俗,丰富了我们的援外生活。但愿,淳朴善良、可爱的马里人民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改变观念,奋发图强,早日走向富裕和文明。
马尔格拉队 张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