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用第三只眼看马里

2012-05-20 00:00:00 351825次
用第三只眼看马里
 
    马里地处西非,贫穷落后、气候炎热、传染病泛滥,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也是事实。然而经过将近一年半的援外生活,我渐渐发现,如果以不同视角去观察和认识马里,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点和内涵的非洲国家。
    土地宽广、空气清新。据2002年统计,马里国土124、1万平方公里,人口1080万,人均约115平米,是中国的18倍。所以马里人用房宽敞,象马尔格拉这样的南方中小城市的中等收入人家,家家有大院、户户砌围墙,墙内儿童自由追逐、嬉戏玩耍,一家人围坐一起看看电视,不亦乐乎。城市乡村到处是天然停车场,当然也就没有停车费罚款单的担忧了。马里缺乏工业,没有工业污染,每当晴朗天气,天空湛蓝,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月夜,皓月当空,繁星满天,一览无遗。
    热情好客、乐善好施。马里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当一个家庭缺衣断粮之时,家底厚实的亲戚会给予及时的帮助,通常是留亲戚吃住至新粮收仓。有的地方还实行有饭大家吃的待客习俗。
    芒果木瓜、物美价廉。马里盛产芒果木瓜,马里的芒果爽滑可口、糖分充足,味道纯正,而且价格是国内十分之一。马里的木瓜外形丰硕,清爽可口,价格便宜。
    马里儿童、活泼可爱。马里实行一夫多妻、自由生育政策,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很高,一个家庭有5个8个小孩是很正常的现象。家庭的管束宽松,马里儿童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善于表现和沟通。我们经常看到衣着朴素三五成群的小孩玩足球、转废旧轮胎(马里小孩的玩具之一),抓小鱼、玩泥巴,废寝忘食,完全是一群乐天派,快乐的小天使,贫困没有泯灭他们快乐的天性。
    马里男人,休闲一族。马里男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们最懂得休闲的生活内涵,闲暇时他们躲在树荫下煮茶聊天,悠然乘凉,把家庭琐事爱妻骄子全抛脑后,俨然是一副神仙般的生活。
    为人淳朴,老少无欺。淳朴、憨厚、诚实是马里人具备的优秀品德。到马里市场去买菜我们深有体会,他们明码标价,不会缺斤少两,更没有制假掺假,绝对货真价实,老少无欺。
    能歌善舞,善于表达。每逢节日和聚会少不了唱歌跳舞,而且男女老少人人参与。马里舞蹈节奏明快,动作粗犷有力,音乐旋律简洁高亢,富有穿透力,马里人跳舞唱歌十分投入,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心态平和,知足常乐。马里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然而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把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尽管生活拮据却依然快乐,仿佛他们才是世间最快乐的民族。
    黑木雕刻,闻名遐迩。马里有优质黑木和众多民间黑木雕刻艺术家,马里黑木雕名闻遐迩。非洲黑人部族创造的木雕艺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包括人物雕像、动物雕像和人们参加各种仪式时戴的面具。各族的木雕各具特色。它们构图简洁、手法夸张、造型独特、形象生动而富有想象力。这种怪诞的雕像造型是非洲原始部落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存在一种感人至深的纯朴、稚拙、粗犷,并有纪念性和节奏感。马里首都巴马科有规模不小的黑木雕市场,慕名而来的中外买家骆绎不绝。
    生老病死,泰然处之。在急诊室病危的病人家属乃至葬礼上死者的亲朋好友很少看到悲痛欲绝的,是他们无情吗?不是的。因为马里绝大多数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的心目中人是不会真正死亡的,只是阿拉收回了人的躯体而已,灵魂跟随阿拉到另外一个世界获得重生,去过新的生活。所以,马里人对死亡泰然处之,淡定从容。
    军人警察,英姿飒爽。马里男人体态魁梧、肌肉发达、身材挺拔。马里姑娘身材修长、丰胸细腰翘臀、有标准的三围,站亭亭玉立,走婀娜多姿。但最英俊帅气还是身着军装警服的军人警察,还有身材修长英姿飒爽的女兵,可谓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马里服饰,异彩纷呈。马里妇女服饰异彩纷呈,色彩艳丽,款式大同小异,却妖娆婀娜。一般是大圆领宽体的长套裙,还有各色头巾,马里妇女不仅喜欢佩戴手镯、脚镯、项链,更讲究耳环和鼻环。马里男人的大袍异常宽松,色彩斑斓,做工简单。
    马里足球,全民运动。马里人可能天生就爱运动,走路也是摇摇晃晃,听到音乐就想跳,看到圆的就想踢,加上马里有大片平坦的不毛之地,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个个天然的足球场了。我们医疗队所处的马尔格拉这个很小的乡下县城,就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天然足球场。我们只要一出去随处都可看到一群群不知疲倦的足球爱好者,有儿童队、少年队、成人队,当然都是业余的。马里干旱,泥土蓬松,足球场上尘土飞扬、汗流狭背,跌爬滚打,哭爹喊娘,一片疯狂,就连路人也要驻足呐喊助威一番。马里人踢足球可谓是全民运动,比中国人喜欢乒乓球有过之而无不及。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不同的视角可以看见不同的风景。对于马里这个落后的非洲国家,当我们以第三只眼去观察它,也可以惊喜的发现它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不值一提,有许多东西甚至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马尔格拉医疗队  张一平
 
注:本文刊登于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报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