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医师护士们非常清闲:有玩手机的;有睡觉的;有闲聊的;有追剧的(此处省略号)要多闲有多闲。我的妈妈是一名护士,陪我的时间非常少,她总是很忙,与我想象中的护士完全不一样。
为了庆祝首届中国医师节,妈妈单位组织一次亲子体验活动。她问我想不想体验一下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我高兴地答应了。
8月14日,我有幸成为14名“医二代”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此次亲子活动。一大早,我和另外一个小妹妹换上靓丽的“益心”志愿者红马甲,在妈妈的带领下参加“精神专科病房”的体验活动。
亲子活动首先是参加医护集体早交班,然后跟随医师查房,查房结束我和小妹妹俩跟着护士一起开始“工作”了。妈妈说护士的工作日常比较繁杂,工作要非常细心,非常认真,对待病人更是要有耐心。核对医嘱、打针、发药、测血糖、做心理护理、做健康宣教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
当护士阿姨准备给患者挂针时,看阿姨拿着的那针头,银亮亮的,还透着寒光,想想都觉得疼啊!想不到小妹妹很勇敢,她一点都不害怕,看得还特别专注。当护士阿姨顺利为老奶奶扎上针时,我不由自主地跟妈妈说“奶奶扎针竟然没喊疼,阿姨好厉害啊!”
1个小时病房的体验活动很快结束,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急诊科。到急诊科的时候,那里已经围了好多小小“益心”志愿者们。只听护士长亲切地跟小朋友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心肺复苏这项本领哦,关键的时候可是能救命的!”并说学习之后要现场检查“学习效果”。护士长为我们进行了心肺复苏现场演示,并手把手指导我们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和要领。培训结束,护士长还真说话算话“考”起我们来了呢。
“心脏按压的位置在哪里?按压和吹气的比例是多少?”护士长的提问还没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兴奋地喊着“我知道,我知道,心脏按压的位置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脏按压和吹气的比例是30:2;按压深度是5~6cm;而且心肺复苏不建议直接口对口人工呼吸,怕得传染病”。并俏皮地问护士长:“万一,按压太用力,肋骨断了怎么办?我是说万一”。这个问题嘛!对于“实战”经验丰富的急诊科护士长来说“小KS"。护士长笑咪咪的跟小朋友说:“心肺复苏很重要,复苏的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心跳骤停病人超过6分钟没有进行心肺复苏,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哪怕病人被抢救回来,也是会留后遗症的。来,我教你心肺复苏的这项本领”。
在护士长的耐心指导下,我现场进行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旁边的叔叔阿姨们夸我做得有模有样,一举一动俨然是一个小急诊医生呢!
我们还一起参观了精神康复科、睡眠医学中心和康复中心。大家一起制作手工艺品,体验VR虚拟现实康复治疗仪和上下肢机器人,感觉好神奇啊!
医生护士们的工作只有一个字能概括,那就是“忙”!
天下所有的医生护士们,我要给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跟你们说: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文:李沁心(十一岁 四年级)
排版:十病区 审核:邓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