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和合”二字最能体现中国精神文化核心和精髓。 “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十六病区,就有一位“和”奶奶,她叫留秀虹,是十六病区5床的患者。“和”奶奶一脸慈祥,笑起来如春风拂面,一看就是个热心肠。“每次医生护士查房,她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嘘寒问暖:饭吃了没?辛苦你们啦!就如自己的亲奶奶一般关心。”副护士长苏飞感慨地说。
“我在这里住院,医生护士们都很细心、尽职,刚来的时候我有点不适应,苏飞一有时间都到我这里来,拉着我的手和我聊聊天,让我的心里踏实了很多。”
“和”奶奶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让医护们心里都暖暖的。奶奶老年病时常复发,需要检查、输液,她总是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由于年纪大,静脉脆性大,有些新入职护士偶尔穿刺失败,她总是笑着安慰:“没关系,没关系,我静脉差,不要紧张,慢慢来,打得进去的。”一下子缓解了年轻护士紧张的情绪。
“和奶奶”终日慈眉善目,她说看到别人有困难,她就想帮助她们。奶奶的病房经常出现过来“串门”的患者(家属),其中就有位楼下的王奶奶,说起两人的初识,“和”奶奶说:“年初,我在一楼晒太阳时看到她没戴帽子,问她,她说没帽子。我想这么冷的天,没戴帽子该多冷啊!于是,我让小娟(奶奶的保姆)把我的一个帽子送给她。现在她有好吃的都会送点给我,自己走不动时就会让她老伴送过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奶奶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温暖。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和”奶奶的座右铭,同病房的患者或保姆也时常跟她诉说心中的烦恼,家长里短,她总是耐心地倾听并开导她们。“我原来脾气很急,遇到点事人一下子就跳起来,在留老师身边呆久了,我发现自己的脾气都没那么急了,碰到事情也想得开了,现在家里的笑声也比以前多了。”奶奶的保姆开心地说。
“和”奶奶出生在青田县一个普通家庭,20岁那年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庆元一个乡村任教,她从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到班主任,再到教导主任,一干便是35年,直到退休。曾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地区优秀班主任”“五讲四美优秀教师”,任教期间,她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跋山涉水上门劝说休学女童的家长让孩子重返校园,为贫困生买书、买笔更是常事。学生也对她很感恩,有的学生砍了一车的柴从庆元送到青田给她,有的学生送她一篮鸡蛋,有的学生送她一筐水果……有个女学生,现在还仍亲切地叫她妈妈,并常常带着自己的儿孙辈过来看望她。子女们也十分孝顺,每到周末都会前来看望她,每次总是带来各式各样好吃的,陪她一起用餐,饭后陪她散散步,聊聊家常,耐心询问她的近况。
“和”奶奶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今年85岁高龄的她,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每日起床梳洗后,她总是换上得体的衣服,迎接每一天。打开她的衣柜,她的衣服挂得整整齐齐,并且每套都是搭配好的。每当医院拍宣传片,需要“演员”出镜时,我们和她说明情况后,她总是毫不推辞,尽力帮忙和配合。面对镜头,谈吐从容,气质淡定。
空闲之余,“和”奶奶爱看看名著、写写诗,在今年的迎春晚会上,她还上台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赞二院》!
《赞二院》
二院好,
二院的绿化好,空气新鲜,环境好;
二院好,
二院的医生治病技术高,平易近人,态度好;
二院好,
二院的护士好,白天黑夜,把病人照护好;
二院好,
二院的病房设计好,
空调、风扇、电视机, 样样设备都周到;
二院好,
二院的清洁卫生搞得好,
天天擦门窗,地上无纸屑,烟头不见了;
二院好,
二院是我们老人治病的好地方。
祝愿二院精益求精,一年更比一年好!
文:苏飞 马志春
审核:邓丽云 排版:马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