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政策法规
医院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高考结束考生集体“补玩” 狂欢得悠着点

2012-06-18 13:12:00 1205301次
  本网讯 最近几天,有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热线表示,高考结束后,家里的孩子开始狂欢,有的通宵上网,有的K歌、聚餐整日不着家,面对孩子的考后狂欢,作为家长有些不知所措。
  考生:我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
  高考结束,考生们长期紧绷的神经突然松开。上网、旅游、K歌、玩游戏、睡懒觉……成了许多考生考后放松的选择。“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每天都绷着一根弦。现在考完了,我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玩个痛快。”市区考生王超告诉记者,他早就开始策划高考结束后的活动。
  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KTV,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不少高三毕业生来消费,有的一唱就是六七个小时。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记者了解到,医院的心理咨询室每天都有考生家长前来咨询,其中一位家长反映,高考结束后,孩子就开始不着家了。
  “我的同学每天在班级的QQ群讨论这个超级暑假该做些什么,大家的生活都很精彩。”考生小陈告诉记者,除了参加集体狂欢,他多数时间就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有时一玩就是通宵。
  考生家长陈女士也向记者抱怨,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玩得有点疯,但又觉得该让他放松放松,自己有些“迷茫”不知该如何处理。
  专家:放松还需张弛有度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心理咨询专家徐松泉认为,高考结束后,考生出现的自我狂欢现象,一方面是长久被压抑在高考之后集中“补玩”,另一方面也是对高考结果重要性和不可预知性带来压力的宣泄。
  徐松泉提醒考生,应用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注意张弛有度。考生们应学会有意识地调整心态,比极度宣泄更好的方式是把自己的郁闷、困惑倾诉出来,同时可以选择运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假期。慢慢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猛然从考试的高度紧张状态中走出,又立刻进入极度的放松状态。
  对于一些感觉“迷茫”的家长,徐松泉建议不要过分约束孩子的行动,但应多尝试沟通交流,提前为孩子设置好考后狂欢的底线,以免出现一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事。
 
(丽水网-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