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感受颇深。该书以清晰的框架提出了中层的为人之本、处世之道、行事之要,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及评价尺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最大的体会是:自己对什么是最好的中层的理解原先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问心无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这些只是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应具备的最最基本的素质和前提,但并非是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
所以,展望今后的发展道路,为超越自我实现新的突破,应着力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调整心态、找准角色
为了避免工作中缺位、错位和越位,所以自己一定要有“中层心态”。作为 单位的“中坚”,执行层的“中煎”,领导和下属的“中间”,就是要求自己既要与领导保持一致,又需要和同事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去。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位,将自己归零,将心态归零,一切从零开始,只有具备这种“归零心态”的人,才能不断地超越,不断进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和大家一起破浪前行。
二、工作靠前,名利靠后
具体工作中,特别是脏、累、险的工作面前,更应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给老师们做出榜样,做到 “工作靠前,名誉靠后”,靠我们的廉洁奉公和勤恳工作,在单位里建立起信任、树立起威信。
三、提高自己的医疗护理水平
要得到别人的信服,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做好,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所以今后不管其他工作有多忙,自己的医疗护理工作决不能打折扣。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可以说战斗在单位的最前沿,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医疗服务型行业,不光上级的决策、精神要靠我们往下传递,有些技术上的想法也要靠我们亲自去实现完成,所以注定得一直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索性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处理,个性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在这本书中,使我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式,但在职场中,这种个性和原则有时候要有所隐藏和内敛。”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更要拥有内涵,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好恶带到工作中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用意气用事来处理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影响,想想自己也曾因为对某个工作的看法不同和领导的不理解而懵撞地与上级顶撞,好在领导宽宏大量能够理解。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在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中要留有余地,不能走极端。
中层干部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责任,对中层干部来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过程看,责任是一项权利;另一方面,从后果看,责任又是一种义务、一种付出,既要求对过程尽心尽力,又要求对不良后果承担相应的付出。“责任心铸造高品质”这是一句很普通的广告语,但它却道出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的中层将是一个团队的栋梁干部。当下属犯了错的时候,中层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视责任如生命,就不会存在“三拍”现象,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上级和下属负责,其实真的恰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总之,一个最好的中层,是一个具有大境界、精于业务、善于总结,善于汇报的中层;是一个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能读懂上级的中层。我的目标是:甘于平凡,放低自己,垫高别人,做一名最好的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