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院中层管理者的一员,如何做好中层,如何成长为最好的中层是我的渴望。恰逢此时,医院为我们发了一本书——《做最好的中层》,在最近几周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反复阅读,感触颇多,使我受益匪浅,深有体会,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帮助很大。
中层是“夹心饼”更是栋梁。中层要有大境界才有大发展,在工作面前要首先考虑医院利益,领导者提拔你肯定认为你是是栋梁,中层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中层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团队,还要融入医院这个大团队。不忍辱怎能负重,作为一个中层必须要有为医院服务,医院利益大于一切的心境,才能做到时时为医院着想。勇于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你愿意做,才能体现你的境界;别人最不敢做的事你敢做,才能显示你的才能和魄力。承担的越多,获得的信任也就越多。
要做一名有忠有能的中层。对事业的忠诚,对领导的忠诚是一名中层管理的基本要求,但仅仅忠而没有能力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管理者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使自己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更好适应医院的发展。另一方面虚心向其他中层管理者学习,学习他们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不要满足当领头羊,更要成为指挥家。作为一个部门的中层,不仅要成为部门的领头羊,带领大家完成各项任务,而要学会指挥,成为指挥家。协调好部门内部每位同志的工作,协调好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关系,才能科室上下拧成一股绳,为医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回报工作,与各科室中层间搞好团结,服务中心的工作不是孤立的,需要多方团结协作,以多赢的方式处理问题;打造一支人人高效的团队,是我的目标;努力学习,创造性的去工作,争取做一流的中层,为医院的发展尽责尽力!书中说到中层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动担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作为一名中层,我也有同感。由于处在特殊的服务岗位,面临很多的挑战。既要服务好病人又要服务好职工,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服务中心所干的事情都是婆婆妈妈的琐事,经常出现问题,对中心管理也在摸索中,因此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如某某科室床单被套送得不及时,,科室之间就有报怨、指责,本部同事及员工有误会,增加了工作量不说,,甚至被人批评态度生硬,这时候该怎么办?发脾气?抱怨?一走了之?当然不能!因为这样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或许还会因一时的冲动,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中。有句古话说得好:“不忍辱焉能负重?”所以一流的中层管理者正是明了这个道理,在面对屈辱时,往往会懂得忍耐。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面子,以及打开新工作局面的困难,而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一流的中层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摘自王崇敬《做最好的中层》)
要想做领导信任的一流中层管理者,除了在政治上坚定,理论水平比较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外;领导经验丰富,熟悉业务,工作有魄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充满激情,勤奋务实,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很欣赏书中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是的,智慧型的中层管理者是组织和领导最看重的、最需要的。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也有同感,现代科技知识日新月异,过去书本学的很多东西已过时,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提高了自己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知识、新工艺的决心和信心,保证了工作效率。刚开始购置设备,大家对它的结构、配置、功能都不熟悉,自己就到厂家观看、询问,夜以继日学习、尽快熟悉它、掌握它。在制造过程中提出要求完善它。每当科室要引进新的设备、仪器。自己就先找来资料学习、研究,从不知变知之,从一个外行变内行。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自己就到网上去查,在电脑城去找,向懂行的人求教,常常工作到深夜。就这样,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自己团结带领服务中心一班人,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辛勤工作,贡献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对于一个医院来说,中层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切都要按照医院的计划走。所处位置的不同,决定一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高层是从医院整个发展来考虑,是总体把握;而一个中层就具体分管一项,所考虑的角度更多的是从自身这个部门,是局部把握。两者不可能在各个细节上永远保持一致,在这个时候,就要求中层放弃自己的想法,接受高层的安排,就象我们要求员工必要时放弃个人利益来服从医院整体利益一样。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不是局部的利益最大。
浇灌智慧,主动创新,做解决问题的高手。约翰•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踏上已被成功人士踩烂的道路。”一流的中层不仅是倾注汗水,做工作的老黄牛,他更应浇灌智慧,塑造高绩效思维,主动创新,做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不但是忠臣,更是能臣,他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塑造高绩效思维,进而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制定任何决策、采取行动时,管理层必须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高绩效越来越被组织和领导者所重视,是否能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有效率的结果,将是衡量是否优秀的最根本标准。
归零自己,超越自我葆优秀。能够站在中层位置的人,毫无疑问是可以肯定的人。但即使这样,很多中层管理者还是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超越你的优秀!因为没人能够原地踏步,将已有的优秀固守一辈子,今天优秀,并不意味着明天还优秀。优秀只有在不断超越中才能保持。因此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将已有的优秀归零,才能轻装前进,吸取更多的能量,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何才能超越你的优秀?答案只有一个——将自己归零!只有将心态归零,才能不断进步。结合我们的项目研究,勘探技术在不断进步,资料在不断更新,油气藏条件越趋复杂、隐蔽,新的问题随时出现,如果仅光顾以前的优秀和成功,不归零反省自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是用老方法旧思路来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和难点,自己只会象一扁孤舟搁浅沙滩,项目研究没有新的“亮点”,也注定失去优秀失去市场。(摘自冉飞《做最好的中层》)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最好的中层,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忠于职守、上通下达、超越自我”。忠于职守是一名中层干部最基本的一点,不只忠于自己的职业,还要忠于自己所服务的事业;上通是指你要正确理解高层的意图和公司的整体战略,并且在医院战略不可执行或者需要调整的时候,能够与高层有效的沟通,对战略进行调整。下达是指能够正确的将医院的战略转变成可执行的计划有效的传递给员工,并且能够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培训,通过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员工工作的楷模。最后还要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学习,勇于创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的业绩或是荣誉都是属于过去。这些说起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我将以上几点分解成可细化的八个标准。分别是:责任、方法、目标、执行、上司、同级、下级、自己。
做贯彻执行医院政策的先行者。我自当中层几年来,非常注意重德修身,塑好自身形象。努力做到:不说假话,少说空话,示人以真实形象;有令先行,有禁先止,示人以表率形象;公平待人,公正处事,示人以公道形象。当医院领导做出开展某项工作的决策时,为了使决策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班子成员要首先对医院的决策意图深入领会,根据上级领导决策和实际情况提出执行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起到参谋助后作用。对于领导提出的指令性、规范性要求,中层干部要率真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给下属作好榜样。其次,要做好下属的动员工作。这项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每个职工的素质有所不同,对上级决策的理解会有一定差异,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消极情绪,因此,作为中层干部必须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将大家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局工作部署上来,成为执行决策的先行者。(摘自范洁珉读《做最好的中层》有感之《正确定位,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
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本书中所写的有位著名报社副主任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细心观察的特长,发现了采访对象的生活细节,并成功地进行了采访,发表了独家新闻,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很多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都不会是很容易完成的任务,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借口不去完成,或者打了折扣去完成。相反,一流的中层管理者,只要接到任务,永远都是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等、靠、要,懒、散、垮,是懒汉懦夫,自甘堕落的思想,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现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初期创业就是很好的事例,杨元庆在担任计算机辅助设备部经理时,负责代销另一个公司的仪器,这在当时非常不好干。可是他并没有向领导抱怨、诉苦,也没有要求更多的资金或人力支持,而是带着仅有的几个人,一个一个电脑商店推销产品,送递名片,技术咨询,用近两年的时间,他领导的部门打开了市场,取得了非凡的销售业绩,因此委以更高的职位。可以说杨元庆的成功和他挑重担而不谈任何条件,遇事先想办法,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无论如何也要把工作做好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样的中层管理者,上级对你信任,下级也对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