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马雷忠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缙云县城管大队的马雷忠。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我们缙云城管“西瓜地图”的故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城管和小贩的关系异常紧张,犹如猫和老鼠的关系,水火不容。这几年,在全国也发生了多起恶性案件: 2008年7月,小贩刘某被重庆城管殴打致死;2009年5月,沈阳两名城管被小贩夏俊峰刺死;2013年3月,广州天河多名城管协管员被摊贩砍伤……一幕幕的悲剧,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去过缙云的人都知道,我们缙云县的老城区是人员最密集最拥挤的地方。每到夏天,县城周边的瓜农们就纷纷进城卖瓜。他们开着小三轮、推着手推车沿街叫卖、随意摆摊,有的占用人行道,还有的摆到了街上。本来狭窄的街道更加拥挤,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为维护道路畅通,我们城管沿街巡逻,加强管理,瓜农们便东躲西藏,和我们打起了“游击”,玩起了“猫鼠”的游戏。
城管和摊贩的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当中,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流动摊贩是堵还是疏?如何管理才能既方便瓜农卖瓜,又方便市民买瓜,同时,让交通更加顺畅?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顶着高温进行了深入调查,有的队员揣着县城地图摸排销售点,有的队员进村了解瓜农的种植情况,征询他们的意见,还有的队员和瓜农们交上了朋友……经过半个多月的调研,我们渐渐明白了,每一个小摊背后就是一户人家的生计来源,每一杆小秤背后就是瓜农的一季汗水。
2013年7月,我们本着维护瓜农利益、方便市民生活以及服务城市管理的原则,经过反复研究,分别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农贸市场周边、居民小区出口等位置设置了14个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并分三个片区绘制出详细地图,免费向瓜农和市民发放。这样,瓜农就知道哪里可以卖瓜,市民就知道可以到哪里买瓜。一张“西瓜地图”诞生了。
思路一变天地宽。事实证明,这个“甜美创意”带来了“瓜农卖瓜地点固定,百姓买瓜寻找方便,城市管理更加顺畅”的和谐局面。有了这张“西瓜地图”,瓜农、市民的笑容灿烂了,瓜农朱师礼说:“以前卖瓜都是东奔西跑,哪个地方生意好也不知道,看到城管还要躲,现在有了临时销售点,不用担心被城管撵,卖瓜安心多了!”
摊贩樊顺芬身体不好,淋雨或日晒,都会导致旧病复发。我们得知后,就在14个临时销售点精心筛选,最终选定缙云二桥桥下作为她的卖瓜点,这样她既能避免日晒,又不会被雨淋。樊顺芬的公公见到我们很激动,他说:“太感谢你们啦,现在我儿媳不用顶着烈日卖瓜,身体好起来了,收入也增加了,我们一家人真不知省了多少心啊!”
“西瓜地图”虽小,但折射的是我们从重管理到重服务的理念转变。它让我们明白:只要走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路,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浙江日报这样评论道:西瓜地图用贴心服务,换来理解和支持,多好的改变!市委王永康书记等领导也分别对我县的“西瓜地图”作出了重要批示,给予了高度肯定。这对我们缙云城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如今,借鉴“西瓜地图”的经验,我们还绘制了“玉米地图”、“水蜜桃地图”和“葡萄地图”等,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在向民生领域延伸,越来越多的管理在服务中得到体现。为群众服务,为人民管好城市,是我们缙云城管永不停息的努力方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