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表明,失眠状态持续12天以上就会出现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易疲劳及身体的慢性疼痛(背痛、胃痛等),对人们心理、生理造成危害,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并对失眠有恐惧心理,这种恐惧进一步导致了患者的高觉醒状态,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前两期的益心专栏中,来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朱桂东医生提到了心理性失眠和病理性。他同时提到,引发失眠的原因很多,治疗主要针对原发因素进行,期间可以短期应用一些安眠药物对症处理。对大多数失眠症患者的调查发现,这类患者存在很多非理性思维,对睡眠有着莫名的恐惧,认为睡不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过分夸大了失眠的严重性,因此对自身睡眠状况要求苛刻,一旦无法实现,将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恐惧,害怕睡觉,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失眠。
针对这类患者,认知治疗应运而生。常给患者举一个例子,就比如您昨天晚上失眠了,“您认为今天晚上肯定也会失眠”和“您认为昨天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今天一定不会失眠”这两种认知会导致您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因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是因为存在不适应的认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要从建立更适应的认知开始。
那么结合认知疗法,针对睡眠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1、正确的看待失眠。
睡眠是个被动过程,越是紧张害怕睡不着,越容易失眠。仔细想想自己对失眠的认识是什么,如果产生了紧张和焦虑情绪,自己学着去跟这种不适应的认识去辩论,或者用事实去反证。如果没有办法去适应,可以多咨询心理医生。
2、客观的认识睡眠。
还有一种睡眠障碍,叫做“主观性失眠”。有些患者常说自己觉得自己没睡着,枕边人却说你都打呼噜了。其实您没意识到您已经睡着了,并且您睡得还不错。通过对自己睡眠过程更客观的认识,调整自己对于自己睡眠的认识,从而缓解因为误以为自己没怎么睡觉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感。
当然,以上的认知疗法只是针对轻度失眠患者,如果自己没有办法适应,更或是您的失眠用这种方法已经缓解不了的时候,那您就务必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了。
小编为您推荐医生
推荐专家:朱桂东(睡眠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睡眠医学及心理学临床工作10余年。尤其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丽水第二人民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心身科门诊
联系电话:0578-211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