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
援外之行,使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非洲礼仪之邦-马里共和国,它具有许多有趣和鲜为人知的生活习俗和礼仪。
注重礼貌、讲究礼节。他们打招呼的方式很特殊,相互之间的问候与对答简直就是相声演员在饶口令一样富有节奏,悦耳动听。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助手的问候就足够让我惊奇的了,问候内容全面,从头问到脚,从身体到工作,从个人到家人,包括你的父母、兄妹、妻儿仿佛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有时双方已经走出很远,甚至连对方问候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嘴里仍然不停。
马里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用握手礼。但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马里人,与客人见面格外亲切,彼此除了热情握手和长时间的寒喧外,还要互咬对方手臂一下,以留下一道痕迹作为纪念。分手时,双方还要相互下跪虔诚祝愿,最后挥泪道别。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马里缺乏工业,靠落后的农业、不成产业化的渔牧业、零散的私人小作坊式的工商业和世界各国有限的援助来维持基本生活,自然,生活水平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加上马里实行一夫多妻、自由生育政策,形成了现阶段吃口多劳力少的家庭结构,所以缺衣少粮,家里揭不开锅的情景也是常有的。这要在中国旧社会,也许就得靠借高利贷过日子了,以致债务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堪重负。然而在马里他们通常会毫不犹豫的到家底殷实一点的亲戚家里度过难关,也许是十天半月,也许是几个月,白吃白住,从容过日,自觉天经地义,接济一方也觉得理所当然,还会为有能力帮助亲戚朋友而感到自豪。我们散步时常看到法印盖院长院子里人满为患,经常有困难亲戚来访,就是范例之一。
性格憨厚、热情好客。马里的杜加布古、莫布提和桑加等地方的人,以部落为村,民风古朴,实行有饭大家吃的待客习俗。吃饭时,任何人都能去某一家吃饭,而主人不管对谁都会主动招待。 不管是熟人还是陌路,只要看到你经过他的家门,必定请你到他家去坐一坐,泡上一壶浓茶,聊一聊,海阔天空。主人会为你欣然应邀而高兴,如果你推三阻四,他会非常失望。医院的一位外科男护士长几次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不巧每次都被各种原因耽搁,他非常生气,还说中国人看不起他。终于有一天我们下了决心拜访他家,他兴奋的接待了我们,还准备了牛肉羊肉和饮料,他家的几个男孩和小女孩非要和我们每个人握手合影留念,分别时拉着我们站在他的家门口聊了好一会,还觉得意犹未尽,他们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总之,马里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具备许多优良传统。马里人民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处处体现着和谐融洽,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乐善好施、注重礼貌、讲究礼节,热爱和平,很值得我们借鉴。
马尔格拉医疗队 张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