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康复保健
精神(心理)保健
老年保健
常见问题解答
疾病预防
急救常识
益健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园地 益健康 益健康

【爱耳日】树立爱耳意识,养成健康用耳习惯

2019-03-04 11:31:00 459602次

  3月3日是我国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数近3000万人,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残疾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引起自卑或自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平时工作生活中应该更加重视耳科保健,养成健康用耳习惯。

    造成听力下降的原因

    耳鸣,即自觉耳内鸣响,根据临床经验,耳鸣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常常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的发生,而且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之前,无疑是对身体的一种“警报”,说明耳部或其他部位存在病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服食了含有对听觉器官有毒害作用的药物或者食物,导致听力下降,一般出现这类问题,如果不严重的话就用应及时查找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吃过以前不经常吃的食物或者药物,如果有的话应及时停止,症状就会慢慢的好转。

    时间工作在噪声较的的环境中,导致鼓膜等听觉器官或者听觉神经组织出现受损或者声音的传导功能下降,导致耳朵听力慢慢的下降。

    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1.听耳机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许多家长、学生喜欢把MP3的声音调得非常大,而且喜欢长时间地听,这都是错误的。听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不能超过60分贝。

    2.不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应该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劳动,要高度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养成好的习惯。

    3.听力受损应及早就医。如果出现了耳朵发痒、耳鸣,说话不得不提高嗓门的情况,这就是听力受损的征兆,应该及早就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4.噪音环境引起的听力损失应在三周内解决。大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听力,如避免长期待在喧嚣场所等。一旦发生因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应该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听神经受损伤水肿时间过长(超过三周),就会出现神经变性、坏死,丧失听觉功能等症状。

    5.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例如: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6.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

    7.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8.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9.是否适合坐飞机。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10.谨防其他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