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康复保健
精神(心理)保健
老年保健
常见问题解答
疾病预防
急救常识
益健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园地 益健康 益健康

【益健康】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心理专家建议这样做!

2020-01-27 17:04:00 436174次




"
最近,商场电影院关门了,景点歇业了,道路封道了,年味也渐渐消失了,很多人都忧心忡忡,眉头紧皱,无法安眠,甚至有身体不适,想去医院又不敢去医院。
"


 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大家会本能地产生恐慌和焦虑,给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接下来,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们为大家奉上心理自助宝典,请收好!



01

身处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风暴里,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压力?


一、要对自己好,好好照顾自己
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烦躁不安,很难维持生活作息的规律性时,该怎么办?可以允许自己哭一哭,玩会儿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冲个热水澡,找出令人愉悦的事,与人谈心等等来稳定自己。
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因人而异,因此你需要列出一张镇定自己方法的清单,告诉自己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这些是你应该执行的事。


二、处理负向情绪

1. 减少因讯息带来的心理负担。这很关键,建议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讯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

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建议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在公共危机的爆发过程中以及在对危机的解决中政府自始至终都是信息的主要掌控者。(药材的充足供给、医护人员的各路援助,医疗方法的发展、药物的研制等)不盲目从众,不道听途说而使自己心乱。


2.自我对话,自我鼓励。面对挑战,我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大家都不怕它,那我也可以应对它”“这对我来说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生气和焦虑也无济于事,我要好好生活!”


3.运动。选择可以在家完成的运动,如:太极,舞蹈,瑜伽等等。



4.正向思维。
(1)觉得辛苦,觉得无奈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身边忙碌的人群,你会立刻感到许多人仍然是很正常地过着他们的生活,而且有一线的执勤人员及医护人员正在守护我们的健康,大可不必太担心。

(2)回忆过去的危机是如何成功应对的,重新肯定自己的能力。

(3)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如居家环境及亲朋的良好关系。




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1. 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2.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3. 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4. 感觉无助
5. 感觉空虚
6. 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7. 变得退缩或孤立
8. 睡眠状况恶化




02

居家隔离,应该如何调节自己?


包括从疫区回来的,曾与疑似或可能与患者搭乘同一交通工具,共享同一办公室或曾拜访其住家或医院,需要在居家自行隔离 。


1.健康的监控
早中晚定时量体温,随时掌握各种可疑征兆,如需就医,可请求协助送医,千万不要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到医就诊。同时,为了他人的着想,通知所有近期曾接触人士。




2.消退焦虑
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会造成暂时的慌张、不知所措,不必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
(1)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比如打电话向他人倾诉,找同样情况的朋友,相互鼓励、增强信心。
(2)规划作息。安排固定的工作、休息、娱乐、运动、进餐时间,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非常重要。
(3)保持外界沟通。除了倾诉,对外交流疫情或者获取权威来源的资讯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谣言和耸人听闻的消息都是信心的隐形杀手,要提高警惕。




03

住院隔离,如何调节自己?

1.在住院隔离阶段要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被隔离者。
(1)就像新生入伍一般,新的身份有哪些权利义务,规范行为,需要尽快熟悉,当这个角色清楚了,就能驾轻就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渐渐淡去;

(2)短暂的异样眼光或人际距离的变化是避免不了,因此你成熟表现是教育民众的最佳示范,不必把他人的不理解转变成伤害自己的工具。

2.隔离期间,如何稳定自己的精神与心理状态

(1)保持关怀别人的心,在隔离的空间内,尽量的找到仍然可以帮助到其他人的方法;


(2)在隔离的空间内,保持与外界接触,诉说心情,或是记录自己的感想日志都很有帮助;


04

身边的人遭受隔离或者罹患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症状,该怎么办?

保持冷静,此时任何的情绪及烦恼对你是没有帮助的,安排他们就近求医(不要搭乘大众运输工具)、配合治疗、遵从医嘱;向相关单位通报,进行环境消毒及防疫的措施。
电话保持联系,让他们觉得不孤单。倾听为主,不要对其情绪反应有太多的判断和过度解释。询问是否需要物质支持,如食物、书籍、影片等生活提供,从精神和物质上让被隔离者不感觉孤独。


05

不要忽视身边的孩子的心理情况!


1.孩子的反应

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且很少会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会通过游戏、做噩梦、生活行为的改变来呈现他们的情绪变化。

孩子们对于所处环境的变化其实也是相当敏感 的,只是我们是否留意到或是我们是否正确的解读他们所传递出来的讯息。


2.孩子的教育

教育孩子对于传染性疾病的了解是必要的。家长可通过游戏的方法,例如「假装医生与病人」(家长与孩子轮流扮演医生与病人)、制作宣传手抄报的游戏,了解孩子对疾病或疫情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修正其错误的观念、教导正确的防范感染、或是防护措施。

切记在教育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紧张情绪,这无形中会将紧张情绪传达给孩子,而孩子无力抵抗,只能默默接受。


3.格外留意孩子的以下情形
(1) 睡眠太少或太多;
(2)总是显得疲倦;
(3)守在家里或躲着别人;
(4) 话说得少了;
(5)表现任性或易怒;
(6)与他人有较多的争吵或打斗;
(7)在家中、学校或小区中发生行为问题;
(8)吃得很多或较少;
(9) 悲伤或焦虑;

发生以上情况,且维持2周以上,应当立即咨询求助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忙。


06

疫情对于那些已有情绪困扰的人,是否会造成影响?   

抑郁症:更会觉得活在世上确实是多灾多难,连呼吸空气都会得病,心情更加低落,觉得无望无助、容易哭泣,抑郁症状加重,甚至可能出现自杀意念。
躁郁症:情绪易受影响而较暴躁,较容易与人冲突、争执,也有可能未经仔细评估下主动想帮忙做防疫工作,使自己暴露于被感染的风险中。      
社交恐惧症:会因为传染病疫情更逃避社交场合,躲在家里。
强迫症:碰到什么东西就害怕有病毒而洗得更频繁更久,以致造成双手脱皮或龟裂;严重者连家门都不敢出去,反复检查、清洁家中物品,不敢跟人说话。 
广泛性焦虑症:这类患者容易因疫情导致的心理压力而引起焦虑症状复发,常会出现不安、肌肉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或失眠,心理会不断担心新型冠状病毒能会影响到自己。
失眠症:白天过多的资讯焦虑,可能延续到晚上,造成晚上入睡困难。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您提供

专业的心理援助



如您已经完全无法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了,那么这个时候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将24小时为您开通。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78)2113515



一起努力,做好防控 

我们一定能打赢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防疫战!



温馨提示

      如果您是来自武汉、湖北或其他疫区的关联人员,请主动向当地村居报告。邻里亲友要督促其报告。知情者可直接向12345热线电话举报。对隐瞒不报、知情不报造成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