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康复保健
精神(心理)保健
老年保健
常见问题解答
疾病预防
急救常识
益健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园地 益健康 益健康

守护听力,爱耳护耳尤为重要

2024-06-28 15:54:00 124208次

“人老耳背”正常吗?

老年人听力下降能不能“治”好?

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改善老年人的听力?

听力不好的老年人都能够配戴用好助听器?

……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每天都会解答很多来自老年人和家属的咨询,其问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可见,大多数老年朋友对“听力损失”这一健康问题还没有正确认识,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世界上3个65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听力障碍60~74岁老龄人中,老年性听力损失比例高达30%~50%。听力损失是对老年群体影响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常见慢性病。随着人口增长和全球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12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其中超过5亿人口将受到老年听力损失的影响。

耳聋、听力丧失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当然不是,2021年WHO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目前有超过15亿人(接近全球人口的20%)患有听力损失,其中有4.3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总共有3400万儿童患有耳聋或听力损失预计到2050年,可能有超过7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听觉是人类最重要、最敏感的感觉之一。人们依赖它感知世间万物、相互交流、获取知识,也可感知潜在的危险信号。当听觉受到损伤,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会大幅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听力丧失?

01先天遗传

据有关资料统计,先天性耳聋占耳聋病人总数的一半。目前,我国新生儿中患有先天遗传耳聋的比例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

02自然衰老

年龄是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赋予我们听力的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只在胚胎发育期生成,我们每人每只耳朵从出生就有大约15000个毛细胞,看上去超级多,但这些毛细胞一旦损坏,是不能再生的。人一过20岁,听毛细胞就开始了老化和减少,由于一般损失的是超高频区,我们在生活中就不易察觉到。中年之后,可能损失到了语言区,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耳背”,甚至语言功能变差。

03噪声损伤

噪声会伤害听觉毛细胞,人们在强噪声环境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

04药物中毒

目前临床上发现能引起耳聋的药物有百余种,常用的耳毒性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呋塞米、奎宁(抗疟疾药物)等,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05病原菌感染

许多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内耳病损,导致双耳或单耳程度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或前庭功能障碍。

听说过“突发性耳聋”吗?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通常情况下,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常见的病因还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传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只有10%~15%的患者在发病期间才能明确病因。

如果出现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黄金时间是24小时之内,最好在2周之内就诊,治疗及时,治愈的可能性有60%~70%,但拖到三个月以上就可能造成终生耳聋。

哪些人群听力损失风险较高?

50岁以上的成年人、在嘈杂地方工作的人、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的人、曾患有耳部疾病的人。

老年性听力损失怎么治疗?

老年性听力损失是一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其自身听力。

临床上对老年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干预方式是验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验配

迄今为止, 对大多数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最现实的方法是验配助听器,而且越及时越好。

验配助听器,不仅可以改善听觉状况、克服语言交流及心理障碍,更可以避免听觉辨别能力的进一步下降,是解决听力损失问题最经济、最现实、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目前解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最为直接有效的康复手段,对改善老年人言语识别率和交流能力有良好效果。

但并不是所有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都适合做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植入具有严格的适应证。此外,患者术后需要能够坚持听觉康复训练并有良好的家庭支持。

老年性耳聋不可逆,那么年轻时可以预防吗?

完全可以!

WHO估计,由于长时间不安全地使用个人音频设备以及在嘈杂的娱乐场所消遣,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岁至35岁)面临听力丧失的风险。

虽然导致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听力损失也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但是不安全的聆听习惯所导致的永久性听力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WHO估计,在年轻人中,有5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在儿童中,也有6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预防的。

声音的音量、聆听的持续时间以及响亮声音的频率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声音级别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听力损失的风险就越大。

比如,每周可以安全聆听80分贝的声级长达40小时;如果声级为90分贝,那么安全的时间就要减少到每周12.5小时。

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预防听力丧失呢?

01 保持低音量

建议将设备的音量设置为不超过最大值的60%,声级最好保持在平均80分贝(门铃的声音)以下。摩托车的声音在95分贝左右,电吹风的声音在100分贝左右,电钻的声音在130分贝左右。

02 使用降噪耳机或使用耳塞

以减少在嘈杂环境中的音量。

03 始终远离声源

例如扬声器、嘈杂的机器、吵闹的娱乐场所等。

04限制从事嘈杂活动的时间

经常让耳朵从嘈杂的声音中休息一下,有助于耳朵内的感觉细胞恢复。

05 监测声级

可以通过使用应用程序来完成,从而监测自己周围的声级情况。

06 注意听力损失的警告信号

如果出现持续的耳鸣或难以听到高音或谈话内容(听力下降),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07避免掏耳

如果正在掏耳朵的手不小心被碰撞,很有可能造成鼓膜破损。